赵星植(1986-),男,四川崇州人。2015年6月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毕业,获传播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留校工作。现为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英文系讲师,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符号学方向在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符号学理论史、传播符号学以及礼物符号学。近年来尤为关注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及其符号学思想中的传播哲学问题,翻译并出版译著《皮尔斯:论符号》(2014年,四川大学出版社),发表论文《皮...
在皮尔斯符号学体系中,符号意义的传播一直是其理论关注的重点。皮尔斯念兹在兹的传播学问题,实际上就是人如何利用符号交流意义、分享意义,并由此建立意义共同体。他所建立的三元符号传播模式,以及围绕该模式所进行的符号传播过程、符号自我、符号探究社群等研究,就是按照上述逻辑展开的。皮尔斯的这一传播学研究路径首先使他的符号学呈现出...
...
自语言学家哈里斯(Zellig Harris)于1952年在《语言》(Language)期刊上发布“Discourse Analysis”一文算起,话语分析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已有了近60多年的历史。然而自该学科诞生之日起,它与符号学之间的相互关系至今也并未得以清楚说明。有学者认为,尽管二者在理论来源与方法论上有相似之处...
自20世纪末以来,以互联网、融合媒介等为代表的数字媒介技术迅速发展,人类社会迈进了“元媒介时代”。元媒介以连接互联网的诸种电子屏幕为典型,整合了所有媒介以及传播方式,致使其中所有符号文本都是其他媒介的翻译、改制与改造。由此,“再媒介化”成为了元媒介平台符号文本的最基本筑意方式。这种再媒介化重塑,不仅是媒介形式的改变,更...
“符号修辞”可以作为礼物符号表意特征的观察窗口。仪式性与交际性礼物在表意过程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修辞主型: 前者以符号明喻与符号曲喻为主; 后者以符号转喻与符号提喻为主。两类修辞主型的存在使得仪式性/ 交际性礼物符号呈现着截然不同的表意特征及其功能: 仪式性礼物符号偏重于文化社群共有的象征意义,礼物表意为仪式的文化认同感...
所谓"出位之思",指的是一种表达媒介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也试...
情感表达是人类的一种重要意义行为,有不同于语义文本的编码方式...
"冗余"与"噪音"是符号学借自语言学和信息技术的两个重要概念,它...
皮尔斯曾与英国女学者维尔比夫人有着长达九年(1903-1911)的学...
二十世纪初,瑞士符号学家索绪尔提出一个二元符号模式,在学界...
胡塞尔主张的知觉意义发生于语言表达之前,但它只属于基础阶段的...